王献之《地黄汤帖》书法赏析

王献之《地黄汤帖》书法赏析

王献之 地黄汤帖 书法赏析 王献之书法 王献之地黄汤帖

  • 支   持:
  • 分   类:王献之
  • 大   小:
  • 版本号:
  • 下载量:199次
  • 发   布:2023-09-08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王献之《地黄汤帖》书法赏析简介

王献之《地黄汤帖》书法赏析


《地黄汤帖》,又名《新妇地黄汤帖》,原帖为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所书,纵25.3厘米,横24厘米,现存为唐人摹本,原珍藏于宋内府,高宗赵构题签。《淳化阁帖》卷第十收刻。经贾似道,明代文征明、王宠、文彭,清代孙承泽、吴荣光、罗振玉递藏后,于1911年(日本明治四十四年)12月3日,通过文求堂归中村不折(1866-1943年)所有。卷未有文彭、常生、成亲王、英和等六家观记题跋。虽现存摹本非王献之原帖,却极近二王笔意。全帖44字,其章法自然,结体端庄,不失俊雅。此帖通篇节奏变化很丰富,第一行以独立简洁的行楷起势,最初入笔时,速度较缓而稍矜持,“服”字以后,用笔渐见放纵,至第二行用笔已极洒脱,长画多顿笔,蓄势后再放笔而行,足见二王书风之飘然灵动。


此帖原是王献之投递给友人的书札,全帖内容: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可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问也。

王献之《地黄汤帖》书法赏析


不妨我们略作解读,揣测千古名帖背后的故事。内容简略言之:前日新纳妇人,由身体不适,延请大夫诊治,处以“地黄汤”,服用之后,略有减轻,然睡眠、饮食却未恢复,故而心事重重,忧虑不解。你们之前所商量的事情,我看可行,只是谢生外出未归,可以跟他再商议。当下妇人之病未解,仍是放心不下,我当再去书询问大夫病情何解。


细读全帖,不难发现蕴含着中医药信息。历史记载王献之妻妾共有三名,元配为表姐郗道茂(舅父郗昙之女),夫妻感情甚笃,后因皇帝选上他为驸马,于是被逼与郗道茂离婚,娶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大概婚后王献之并不喜欢新安公主,公主抑郁不已,情志不遂,日久即罹患张仲景所记载之百合病。此时距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已逾百年,且张仲景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即成书之前,“地黄汤”已流传于世,极有可能为《伤寒杂病论》中之百合地黄汤。“百合病者,百脉一宗,劳致其病也”,劳者劳其心也,《内经》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之说,怫郁不舒,心系不宁,郁火上熏于肺,肺郁则阴虚,便出现精神恍惚、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食欲时好时差以及口苦、尿黄、脉象微数等症。故而大夫处以“地黄汤”。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治第三》载: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方中以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 以水浸洗百合一宿,去其水;再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入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服后大便色黑如漆。尤怡《金匮要略心典》注:此则百合病之正治法也。盖肺主行身之阳,肾主行身之阴。百合色白入肺,而清气中之热;地黄色黑入肾,而除血中之热。气血既治,百脉俱清,虽有邪气,亦必自下。服后大便如漆,则热除之验也。献之为新晋驸马,对新妇之“百合病”自然不敢怠慢,求医之余,同友人书札往来亦是满怀关切,故而“忧悬不去心……吾当书问也”。


文中所述诸般史实无从详考,皆由推测,万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