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李羊民篆刻艺术欣赏

书法家李羊民篆刻艺术欣赏

书法家李羊民 书法家 李羊民

  • 支   持:
  • 分   类:书法访谈
  • 大   小:
  • 版本号:
  • 下载量:661次
  • 发   布:2023-09-19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书法家李羊民篆刻艺术欣赏简介

2017年7月29日,在建军90周年到来之际,“丝路逐梦”李羊民书刻艺术展在美丽的西安植物园举行,这是渭南籍书法篆刻艺术家李羊民先生阔别家乡40年回乡举办的第一次画展,开幕式现场,来自省市的书画同道代表参加了活动。

书法家李羊民篆刻艺术欣赏


书法家李羊民篆刻艺术欣赏

本次共展出李羊民艺术作品130余幅,展品分为“丝路追梦”“秦军威武”“大美长安”三大主题,从不同视角和精美的笔锋与刀工呈现出了令人振奋的艺术佳作。此次展示种类分为篆刻、书法、与画家合作作品、名家题字等等,思想性强,学术性高,是“中国故事”创作的一次集中展示。“丝路追梦”系列展示用奇妙的文化牵引我们萦回昔日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当日下午,李羊民主持召开了自然景观与人文书画研讨会,他以“丝路追梦”为主题,旨在践行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将中国故事讲到“一带一路”沿线,讲到世界各地去。此次展出地点的门前石碑“陕西省西安植物园”是李羊民先生采用独创的大篆和小篆相结合的方式题写的,大气厚重,气势恢宏,充分体现了陕西厚重的历史感。


书法家李羊民篆刻艺术欣赏

李羊民,渭南市龙背乡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二十年来,主攻书法、篆刻,多次参加全国、全军书画展览并获奖。百余幅作品被军事博物馆、石刻艺术博物馆、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等展馆收藏。为上海世博会"万国金石印谱"创作34枚篆刻,被3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收藏,参与了乾隆万年甲子祈福套玺创作。著有《篆刻大图解》、《羊民书刻艺术作品选》、《万国金石印谱》。


书法家李羊民篆刻艺术欣赏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李羊民先生接触到了篆刻,那种刀笔与石头的碰撞,使之怦然心动,肃然起敬,并以极其虔诚的态度追慕着先人的足迹开始了石耕。龟板鳖甲、摩崖碑碣、钟鼎尊彝、金石印章,那上面的一刀一笔,深深地吸引了李羊民,朝夕揣摩观瞻,竟有了与古人意会神通之感,从此与篆刻结下了不解之缘。


书法家李羊民篆刻艺术欣赏

李羊民先生治印随缘,随人缘,随字缘,随石缘。缘缘俱到,必有佳作。一石在手,他总是细观石质,暗会印文,略加思索,随既用笔用刀指点乾坤,激扬文字。在谋篇布局上,平奇相生,疏密有致,实处就法,虚处藏神。操刀向石,刀走石惊。或冲或切,巧拙相济。时而刀花翻舞,石屑纷飞;时如老牛犁田,踽踽而行;时而狠命一斧,力劈华山;偶尔变刀为枪, 直捣黄龙,令人眼花潦乱。在他的刀下,白文印,三五分钟一方,朱文印二十多分钟一方。有时,也有三五天动不了刀的,每当这时他总是清心静虑,思考再三,力求与字意会,与石神通,然后动手,方能出神入化。


篆刻艺术与书法并无二致,均是在继承、创新这一规律中去求生存、求发展。李羊民先生深谙此道,篆刻作品表现出深邃的传统内涵,才有刻秦汉不同于秦汉;刻流派,有其意而无其貌。他的刀法,时而大刀阔斧,时而简洁明快,冲切兼施,方寸之间,苦心经营,铸成了不同于他人的新气象。

书法家李羊民篆刻艺术欣赏

李羊民先生对传统书法的博采兼收,为他的创作蕴育了丰厚的积淀。他信奉邓石如的"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艺术主张。为了使其书与刻能有机的结合,以其书来润其印,而用其印来补其书,他把书体调整到了甲、金、篆古文系列上来。他夜以继日的沉浸在《石鼓文》、《泰山刻石》、〈〈袁安碑〉〉三代金文和甲骨残片之中,勤于手、烂熟于心,厚积而薄发,风格鲜明。他的小篆,匀婷尔雅;甲骨文则体势奇古,尤其是金文作品,灵动多变,动健流畅,于姿肆中见凝重,在法度中出新意,而篆刻作品,风格多样,既继承了秦汉印的稳健朴拙,又兼收了流派印的诸多审美元素。



书法家李羊民篆刻艺术欣赏

没有历史文化的积淀,纯模仿的篆刻是没有灵魂的,而李羊民先生的作品是有灵动性的,他的篆刻既能为注重传统的前辈篆刻家所看重,又能激起勇于探索新境的青年人的创作热情,他经常策划举办书法篆刻交流大会,作品拍卖后用于公益事业。为了弘扬篆刻艺术,自己出资制作了书法篆刻教程,让更多的人爱上书法、爱上篆刻。

书法家李羊民篆刻艺术欣赏

生在黄土地,长在渭河畔的李羊民先生,虽在京城工作,却时时刻刻眷念着家乡渭南。每每回到家乡,他都要到渭河边走一走,看一看,停下脚步,凝视远方深深地呼吸....他要储蓄家乡熟悉的味道、厚重的文化,滋养自己艺术创作,这里是根,是魂,是他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谦逊、低调、和善是李羊民先生带给我们的印象,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符号,无论是在宣纸上挥洒自如还是刀锋在玉石上挥斥方遒,都凝聚着李羊民先生对书刻艺术的情怀!我们祝福这位从渭南走出去的书刻艺术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艺术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