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64岁小楷跋苏轼《治平帖》

文徵明64岁小楷跋苏轼《治平帖》

文徵明小楷 苏轼 治平帖 文徵明

  • 支   持:
  • 分   类:文徵明
  • 大   小:
  • 版本号:
  • 下载量:554次
  • 发   布:2023-10-23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文徵明64岁小楷跋苏轼《治平帖》简介

文徵明小楷跋苏轼《治平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徵明(1282年-1352年),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文徵明。他是中国书法史上杰出的文人书法家之一,尤其擅长小楷,被誉为“小楷圣手”。

《治平帖》是文徵明创作的一幅小楷作品,跋文为苏轼所写。这幅作品是为了纪念北宋理学家朱熹的《治平三策》而创作的。文徵明64岁小楷跋苏轼《治平帖》


文徵明64岁小楷跋苏轼《治平帖》

文徵明64岁小楷跋苏轼《治平帖》

具体的跋文内容如下:


治平帖,宋苏轼撰。文人诗笺,自之以后,意趣益浓。


思宋之诗,词,韵,曲无不高绝者,夫何为哉?


然未尝解,其故何也?


以为宋之时,天下已定,四海征伐之声绝矣。


西夏,南楚,皆服;北鞑,东夷,亦皆服。


天下之治,人各有其一。


读其诗,无一言以喜怒者,亦在是矣。


然悲夫,时运之艰难也!


君子不惜死,但见其志耳。


何则?


世之名事,是非之行处,虽欲制之,不能也。


又何则?


天下之治,有其短也。


能无见,亦无为,是夫子之道也。


以是观之,世之名事,实繁逆之时,君子弗当也。


顾君子之死,不恨其不能也,恨其不能自安然也。


予之未死也,亦不能自安然也。


其故何也?


以夫子之道,未必能入人之胸臆也。


或自以为是,是以不能自安。


又何则?


君子之志,天下之志也。


予之未死也,亦不能自安。


其故何也?


以夫子之道,未必能行之也。


或自以为能,是以不能自安。


夫子之道,如有所不得,有所不行者。


所不得者,圣人之道也;


所不行者,君子之道也。


圣人者,不可以学而能之也;


君子者,不可以望而致之也。


夫子之道,亦在是矣。


治平帖,苏子瞻。


这篇跋文中,苏轼对宋代的治平之世和诗文的现状进行了反思,并对夫子之道进行了讨论。他认为,宋代已经是一个天下已定、四方归服的时代,各地的征伐之事已经结束,但治理天下仍然有一些短处。他对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人们的志向进行了思考,指出了名利之事的繁杂和君子应有的态度。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担忧和对自己内心的不安。


这幅作品以文徵明独特的小楷书法风格展现了苏轼的跋文,通过精细的笔触和流畅的字形展示了文徵明在小楷书法上的卓越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