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辙《致子璋祕丞尺牍》行书欣赏

宋代苏辙《致子璋祕丞尺牍》行书欣赏

宋代 苏辙 致子璋祕丞尺牍

  • 支   持:
  • 分   类:苏轼
  • 大   小:
  • 版本号:
  • 下载量:469次
  • 发   布:2024-03-3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宋代苏辙《致子璋祕丞尺牍》行书欣赏简介

书家介绍宋代苏辙《致子璋祕丞尺牍》行书欣赏


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作品介绍


苏轼与苏辙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其书学思想也是儒家文艺思想的反映。二人及其注重人的品格修养, 都认为人品的优劣会影响到书品的好坏。“书如其人, 人书并重”的书法观是二人共同的主张。

苏辙也注重人格修养对书法的影响, 但是苏辙比哥哥的认识更进一步。他认为增加阅历也是“养气”的一种途径, 认为好的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 细致观察客观事物,深入体验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前提, 这一观点在其《墨竹赋》中体现很明显, “始于隐乎崇山之阳, 庐乎修竹之林, 视听漠然, 无概乎予心, 朝与竹乎为游, 暮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 偃鬼乎竹阴, 观竹之变多矣。”苏辙所说的阅历并不仅限于此, 更重要的是人事, 是人与人结交。在这一方面苏辙比苏轼更为圆通。

《致子璋祕丞尺牍》是苏辙在离京(汴梁)时写给“子璋”的。其人暂无据考。

“祕丞”是“子璋”当时的官职。帖后残缺一字,根据所处位置和书仪推测应为“拜”字。


秘丞乃秘书丞的简称。据《宋史·职官志》,元丰改制前,是阶官名,为文臣迁转官阶,无职事;元丰改制后,始为职事官名,属馆职。主掌文籍等事之官,其官品为从七品。

宋代苏辙《致子璋祕丞尺牍》行书欣赏


▲ 宋 · 苏辙《致子璋祕丞尺牍》

(25.7cm*31.8cm)


释文:

辙启。出京匆草。不获再奉违。倏忽累月。曷胜驰仰。递中辱示手教。伏承履此新凉。起居殊胜。至慰至慰。辙到此幸无恙。学中全无职事。疎懒日甚。但患违去亲旧。无与往还耳。未卜会面。惟顺候自重。不胜区区。谨奉手启布谢。不宣。辙再□(拜)子璋祕丞仁丈执事。七月廿四日。    

宋代苏辙《致子璋祕丞尺牍》行书欣赏


辙启。出京匆草。不获

再奉违。倏忽累月。曷胜驰

仰。递中辱示   

宋代苏辙《致子璋祕丞尺牍》行书欣赏


手教。伏承

履此新凉。

起居殊胜。至慰至慰。辙到此幸无恙。 

宋代苏辙《致子璋祕丞尺牍》行书欣赏


学中全无职事。疎懒日甚。但患违

去亲旧。无与往还耳。未卜

会面。惟

宋代苏辙《致子璋祕丞尺牍》行书欣赏


顺候自重。不胜区区。谨奉手启布

谢。不宣。辙再□(拜)

子璋祕丞仁丈执事。

七月廿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