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其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备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
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
董其昌《勤政励学箴》,纵214.5厘米,横61.8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纵观此楷书轴,不失为一件以秀美典雅为基调、博采众美、略呈“拙”趣而具有自家面目的集大成之作,笔法圆熟,点画精到,结体端庄,从中可以品味到成熟颜体结体宽绰、雍容大度的富态之美,体现了董其昌深厚的书法功力。
董其昌《勤政励学箴》欣赏
▼
董其昌《勤政励学箴》轴是其楷书中的精湛之作,传达出淡雅萧散的逸韵。
全作自首迄末,无一破体,取法颜真卿,用笔庄敬,圆劲秀逸,肥瘦适中,神完气足。行笔运腕,点划之间,略呈“拙”趣,又蕴含董氏自家书法风范,从中可以品味到成熟颜体结体宽绰、雍容大度的富态之美。
董其昌书法创作以行草最多,造诣最高,然从此幅佳作可见,其楷书亦造诣颇深、尤具功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