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书题跋苏轼《枯木怪石图》

米芾行书题跋苏轼《枯木怪石图》

米芾行书题跋 枯木怪石图 米芾行书 米芾书法

  • 支   持:
  • 分   类:米芾
  • 大   小:
  • 版本号:
  • 下载量:358次
  • 发   布:2022-11-14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米芾行书题跋苏轼《枯木怪石图》简介

米芾行书题跋苏轼《枯木怪石图》

苏轼《枯木怪石图》卷,27x543cm,日本阿部房次郎爽籁馆藏。

2018年8月30日,佳士得香港拍卖不仅宣布征集到这件极具传奇性的苏轼书画作品,并首次在公众面前展示《木石图》,预计成交价格将超过4亿港币。

米芾行书题跋苏轼《枯木怪石图》

苏轼《枯木怪石图》画心约为26x50cm,无款,前作枯木一株,树干扭屈,上出二枝,树根小草,作随风披拂状,中间较大者,上偃如巨然法,树后巨石。

此画之真伪,众说纷纭,暂且放置不谈,因为没见过苏轼的绘画,即使其《潇湘竹石图》也是见到的图版,不算数的。其后的题跋中有米芾的,倒使人觉得似乎是习字者之作。看一下这个题跋的整体图。

米芾行书题跋苏轼《枯木怪石图》

米芾题《枯木怪石图》

米芾题跋内容为“芾次韵: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贫知世路险,老觉道心微。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稀。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

读诗之内容,颇为奇怪是,米芾与东坡相知相交,互相推崇,唱和极多,但此题跋却只字不提苏轼。考米苏二人之交往,如米芾《画史》记有:“吾自湖南从事过黄州,初见公(苏轼)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竹枝、一枯树、一怪石见与。后晋卿借去不还。”苏轼《与米元章》书九首中有“岭海八年…独念元章”,“恨二十年相从,知元章不尽”之语。米芾知苏轼辞世,曾作《苏东坡挽诗》五首。

米芾《书紫金砚事》则记有东坡取其紫金砚事:“苏子瞻携吾紫金砚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静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米芾行书题跋苏轼《枯木怪石图》

米芾记与东坡交往的《紫金研帖》

如此相知相交,米芾跋东坡之画且次韵刘良佐,居然一字不提东坡,内容也与《枯木怪石图》几无关联,不得不说是一件咄咄怪事。

再从书法风格上观察,观点分为两派:

此一题跋总的书风与米芾对比,乍看是符合米字的不少特点的,网络上有一部分人认为米芾此件诗跋,虽属行书小字,但结体修长倾侧,姿态妍丽,极尽变化之能事;且用笔迅捷有力,笔锋顿挫与转折变化灵敏,无论藏锋、出锋的动态,或圆肥硬瘦的笔画,都将毛笔的特性发挥到极致。

米芾行书题跋苏轼《枯木怪石图》

. 米芾题《枯木怪石图》诗跋(上)与米芾《蜀素帖》、行书《苕溪诗》卷(下)书风比较

再者,若将此诗跋与米芾40岁前的作品,如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的《蜀素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及行书《苕溪诗》卷(故宫博物院藏)放在一起比较,亦不难看出三件作品中所出现的相同用字,在笔法和结字上都十分相似(下图),且在书法风格、质量和气质上都保有一致性。这样的结论,也更加肯定了米跋和苏画的真确性。

米芾行书题跋苏轼《枯木怪石图》

米芾题《枯木怪石图》诗跋(上)与米芾《蜀素帖》、行书《苕溪诗》卷(下)书风比较

但一细看,问题其实不少。

徐邦达先生称这一卷中的米跋:“更后米芾书和韵诗,以尖笔作字,锋芒毕露,均为真迹无疑”,其中的“以尖笔作字,锋芒毕露”确实切中了此一书法的特点,然而问题是——这特点属于真正的米芾书风吗?

对于米字的特点,《思陵翰墨志》有一段说得颇入骨,且因说到仿米之书,对比此一书作,倒颇合适:“米芾得能书之名,似无负于海内。芾于真楷、篆、隶不甚工,惟于行、草诚入能品。以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然喜效其法者,不过得外貌,高视阔步,气韵轩昂,殊不究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骨自然超逸也。昔人谓支遁道人爱马不韵,支曰:‘贫道特爱其神骏耳。’余于米字亦然。又芾之诗文,诗无蹈袭,出风烟之上;觉其词翰,同有凌云之气,览者当自得。”

米芾行书题跋苏轼《枯木怪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