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齐白石 山水十二条屏 齐白石书画 齐白石书法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 支   持:
  • 分   类:书画作品
  • 大   小:
  • 版本号:
  • 下载量:165次
  • 发   布:2023-09-1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简介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高清欣赏


在书画界,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被称为是“传说中的十二条屏”!只在《齐白石作品集》等重要著录中得以一窥局部,今年6月保利春拍估价15亿!有望成为“史上最贵的中国艺术品”。本期月雅为您放送这套“珍贵神秘”的《山水十二条屏》,不用亲临现场举牌就能畅享视觉盛筵。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山水十二条屏》由齐白石创作于1925年,时年62岁,是送给民国年间北京名医陈子林的贺寿礼,形制划齐规一,极为难得。这也是他“衰年变法”第四个年头里创作的山水作品,可以说是白石老人风格转型期里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同时也是目前可流通的尺幅最大的山水十二条屏。

此山水十二条屏分别为:“《江上人家》、《石岩双影》、《板桥孤帆》、《柏树森森》、《远岸余霞》、《松树白屋》、《杏花草堂》、《烟深帆影》、《杉树楼台》、《山中春雨》、《板塘荷香》、《红树白泉》。”在十二条屏中,可以见到齐白石笔下的美好家园情景——长天照日、桂林山水、浮萍山影、小桥流水,是中国人世代相守的、文人内心里无限向往的精神家园。该画作承载着历代文人山水家园的情怀,画法是以石涛、徐渭的笔法为主,写湖南家乡和桂林的真山真水,其眷眷之心完全是沉浸在东方式的美好家园中,与观者内心共鸣。

著名齐白石研究专家郎绍君先生曾言:“这十二条屏,把远游印象、写生画稿、前人模式(如金农画远景荷花)和居北京后的创作经验熔于一炉,构图简洁,境界新奇,有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画法则集勾勒与泼墨为一,间有鲜艳的着色。可以说,这套条屏具有总结性,很大程度上标志了齐白石山水画的成熟。”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抛却“四王”桎梏下的山水程式,进入“一洗凡尘万事空”的真山真水创作境界;二是白石老人游历中国大江南北的“五出五归”后,对山水创作升华后的集大成者;三是白石老人目前存世的山水十二条屏,仅有二套,另一套是1932年齐白石为四川军长王缵绪所绘,现收藏在重庆博物馆,而此套山水十二条屏就成了民间收藏的惟一的一套,价值连城。

著名收藏家王刚表示,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画家中国际声誉最高的,在花鸟画闻名于世之前,山水画作就已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该十二条屏绘于风格转型期,是其山水画进入成熟的标志,是罕有的近现代国宝级的艺术珍品。在此次拍卖和展出后,无论公私收藏,恐怕都再难得见了。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华天雪说,在书画界,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被称为是“传说中的十二条屏”,只在《齐白石作品集》等重要著录中得以一窥局部,从来没想过还能见到完整的原作。此前仅有两次展览,一是1954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齐白石绘画展览会”,能进入生前展览,说明白石老人对这套画作非常看重;二为1958年北京苏联展览文化馆举办的“齐白石遗作展览会”。此后将近六十年的时间里一直被白石老人的入室女弟子郭秀仪收藏,此次展览对《山水十二条屏》的直观呈现,能让艺术研究界重新认识齐白石被花鸟画成就所遮蔽的山水画成就。

著名策展人伍劲说,《山水十二条屏》是齐白石最重要的一件作品,其地位相当于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高更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收藏这样一组作品是一个收藏家毕生的心愿,“真想把所有的藏品都卖出,来换这套白石老人的鸿篇巨制”。

1 《江上人家》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2 石岩双影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5 《远岸余霞》



10 《山中春雨》


11 《红树白泉》

12 《板塘荷香》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释读


作者:华天雪

1922年在齐白石山水画发展中堪称丰收的一年。春,陈师曾应两位日本著名画家荒木十亩和渡边晨亩的邀请,准备带着中国画学研究会师生的作品,参加东京府厅工艺馆的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他请齐白石预备几幅画,交他带到日本去展览出售,结果全部卖掉,且卖价甚丰,每幅卖到100元银币,山水画更贵,二尺长的纸,卖到250元银币,这个价钱当时在国内是不敢想的,此后,他在北京的画也好卖了。大约受此鼓舞,这一年他画了不少山水画,或近似米点云山,或为勾皴加染色,淋漓而豪放,酣畅而粗朴,自信感大增,曾自题曰:“此画山水法前不见古人,虽大涤子似我,未必有如此奇拙。如有来者,当不笑余言为妄也。”当时正值其“衰年变法”中,但所变之法主要是其花鸟画从工细而为大写意,山水画只是随其大写意画法的成熟而更为简练、纵放而已,几乎不存在“几欲变更终缩手,舍真作怪此生难”之难。

现存1924年的一些山水画更显成熟,与十二条屏的水准已经极为接近:构图较之前更简,笔墨也更富于变化,粗犷中有含蓄,刚劲中有秀雅,韵味更足了。

经过15年的锤炼,终于有了作于1925年农历八月的这套十二条屏。同月,白石尚有《蕉屋图》,为胡佩衡画《好山依屋图》,为磊安画《山水》扇面,为晏池画《飞瀑》等,一月之中,画如此多的山水,为其此前所未有。

白石在题跋中将十二条屏以“十二幅之×”排好了顺序。


之一的瓦屋有23间之多,是笔者所见其瓦屋数目最多的一幅,其中7间挤住底边,略俯视,大多不全,留有很多画外的画面感,这样的处理亦见于1910年《借山图》之《滕王阁》以及1924年的《乘风破浪》等画幅中。对岸的瓦屋三五攒簇,完全不合现实之理,只求画面形式的和谐;它们朝向四方,明确、轻松地示意出画面的空间维度,真正大写意手段;它们松松闲闲地散在栅栏围成的院落里,节奏平缓,与近景瓦屋的密集形成强烈对比,单纯而不简单;门窗变化丰富,形式安排上极尽讲究。远山并不远,依栅栏而起,山势圆而缓,重勾,淡染,勾中略带皴,主山左衬低矮边角圆头山,后衬淡绿没骨山,座座清楚、不含糊。两岸间的大片空白是平静无波的水面,被两段汀渚和一架板桥所“破”,使两岸不显得过于遥远,虽也属“一河两岸”式构图,但绝无倪高士的枯索、清冷。一人正策杖走向板桥,比例极小,却夺人眼目,配在这般亲切、安宁、有情意的山水中,真正起到“点景”进而“点睛”之用,正应着“愁心山色一千重,经绝横斜桥板通。江上人家炊断灭,闲游犹有此衰翁”的诗境,并藉由远山而尤显高远——他是齐翁么?我们又何尝不希望自己也是这画中人呢?想必世世代代的人都会与我们有同样的奢求吧?这样的意境又怎能不永恒呢!

之六的构图最是夸张,近景的丛树起到“之一”中底边瓦屋的作用,但比瓦屋更具姿态,仿佛张开的手臂,迎接着相隔不远的屋舍,平朴而亲切。两个低低横卧的墨块浮在远远的水中,远而浓,很不同凡响,把水面衬得如明镜般平滑而耀眼。题跋成为一个重要的画面构成的参与因素,竖直四列形成一个灰色调块面,在黑白间平衡着、过渡着,腔调简洁而嘹亮。题诗云:“吟声不意出帘栊,斯世犹能有此翁。画里贫居足夸耀,屋前屋后数株松。”1900年典租梅公祠后,白石为自己盖了书房,取名借山吟馆。1904年随王闿运师游南昌,因联不上王师句,自觉读书太少,很是羞愧,回到梅公祠后,将“借山吟馆”之“吟”字删去,但名“借山馆”。白石对吟诗作了持续一生的努力,所费心血不亚于书画。若有瓦屋数间,被水环抱,有松作伴,一卷在手,帘栊半掩,间有吟声飘出,回荡于松间,想必就应该是齐翁最大的愿望了,而这愿望并非如文人对山林的向往那般遥不可及,实际上是白石曾经达成的生活,所谓“诸君不若老夫家,寂寞平生敢自夸。尽日柴门人不到,一株乌桕上啼鸦”的生活。这境界是不以“贫居”为苦、不以“寂寞”为煎熬的境界,也是自我修为的境界。


之十为齐氏米点的典型面貌,也是十二条屏中唯一纯水墨之作。白石大约在1922年左右形成自己的米点样式,他曾在这一年的一套山水四条屏之《米氏云山》中题:“见笪重光临米家画后作”,即他的米点很可能并非来自对原作的临仿,而是来自临摹品或印刷品,所参见的是米氏和临摹品的综合特征,再经由其个性气质的参与而形成——自有米氏云山以来,千百年来被无数画家所宗,齐翁米点恐怕是其中最为强悍的了。之十通篇墨色浓淡对比强烈,符合雨中景物特征。山与树叶用几乎相同走向的大卧点表现,先以淡墨点出形状,再在结构处积以浓墨横圆点,但所积仅一二层而已;淡墨点应为宿墨,笔笔相接相叠,笔痕清晰,墨气清透而晶莹;浓墨似为鲜墨,借着底层淡墨点的水分略有晕散,厚重而有韵。米点云山背后一上一下两抹细长没骨山,把住画幅边缘,将主体山拱出——如此“山重重”的图式,在白石山水中不多见。主体山山顶及山腰是用淡墨平直横抹之云,也是白石少用的画法。顶部浮云上有诗云:“不教磨墨苦人难,一日挥毫十日闲。幸有杨枝慰愁寂,一春家在雨中山。”画面仿佛顿时因之而有了雨声,淅淅沥沥中,“寂”更寂了,但恐怕“愁寂”是假,清寂是真——尽管有“一日挥毫十日闲”的生计之愁,但若苦于这种愁或进而在诗画中唠叨出来,便不是齐白石了;而满眼是春上杨枝,禁不住雨中轻吟,进而“寂寞平生敢自夸”的,才是齐白石,也才是诗与画!


之十二是齐白石的一大创格,是十二条屏中最“可爱”的画面,也是唯一没有强悍、粗壮感的画面。它受启发于金农,早在《石门二十四景》中就有尝试,成为母本之一,是白石早期画荷的主要样式,变法成功后他便更多倾向于“红花墨叶”一路的大片荷叶、大朵莲花样式了。这样散而满的构图在其他白石山水中似乎再难找出,或许正因如此,消弭了他画面中通常的紧张感、夸张感、张扬感,反增了一分恬淡与安适。莲花小而密,以类似米点之法,一点便是一朵,有势、无细节,收“似与不似之间”之妙,由近及远地铺满池塘。花青与淡绿的莲、汀渚、远山,如玉般清润,透着丝丝沁人心脾的凉爽,好不惬意。花朵用大小、浓淡不一的红色点出,娇艳又雅致。用墨线勾出近处的水榭和远处的板桥,分量刚刚好,即压得住画面,又能与整体的简洁轻盈气息相谐调。这一片荷塘真是考验功夫,莲、花、梗的排布既要有统一中的变化,又要有重复中的生动;既要亭亭玉立,又要随波摇曳;既要柔而有骨,又要娇而不妖。整幅画堪称点线面的交响曲,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形式美感。齐翁技艺既高强,意境则更引人情思:“少时戏语总难忘,欲构凉窗坐板塘。难得那人含笑约,隔年消息听荷香。”片片清香中,满满的都是思念与回忆——昔日轻易相约,怎知未来难料,怎成想晤面执手如此难,只剩下各自“听荷香”!好不酸楚!这酸楚又偏与眼前这美好相连,又怎能不慨叹!

细赏之后再回到远观,你会发现,十二条屏互相呼应,是一个整体,在通局上是费了思量的:格调上有强悍,有清新,有平朴,有淡雅,有热烈,有清寂;构图上有疏有密,有散有聚,有开势有合势,有横、竖、斜、曲的变化;主体场景有居近、居中、居远之别;山形有圆有尖有方,山势有缓有陡;水面有平有荡,云气有厚有薄;树木和房屋的安排无一雷同,且在整体上呈波浪状起伏;用色上,花青、赭石、红、黄、绿穿插使用,所用面积、位置、色度、形状等不尽相同;所有题跋的位置、面积以及与画面的关系也每每相异;笔法上勾、泼、点、染、皴齐备;墨分干湿、浓淡、枯润,墨气有淋漓、有恣肆、有厚润、有清透;主题大致有两个:思念故园及向往田园,二者又时有交叠——前者情真意浓,常能令人动容;后者平淡中有昂扬,意味隽永,常能感染人——这两种看似单调的主题,却被白石变化出如此丰富的画面和意境,这种创造力不能不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