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画-李流芳《西湖采莼图》

古代书画-李流芳《西湖采莼图》

古代书画 李流芳 西湖采莼图 李流芳书法

  • 支   持:
  • 分   类:书画作品
  • 大   小:
  • 版本号:
  • 下载量:621次
  • 发   布:2023-12-10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古代书画-李流芳《西湖采莼图》简介

古代书画-李流芳《西湖采莼图》

古代书画-李流芳《西湖采莼图》

古代书画-李流芳《西湖采莼图》

古代书画-李流芳《西湖采莼图》
387著录

李流芳 西湖采莼图



387

李流芳(1575-1629) 西湖采莼图

水墨纸本手卷 1626 年作

引首:西湖采莼图。乙巳季夏下旬,竹汀钱大昕题。 钤印:钱大昕印( 白文)、文物多师古( 朱文)、竹汀( 朱文)

款识:西湖采莼图,丙寅冬日画于练祁舟中,李流芳。钤印:李流芳印( 白文)、长蘅( 朱文)

钤印:李流芳印( 白文)、长蘅氏( 白文)

后跋:△西湖莼菜多在三潭放生池左右,土人至秋辄弃不采,不知秋时甘温,较暮春之美,何啻几倍,土人真蜜浸矣。犹忆丁巳夏日,与长蘅同住小筑,每每夜泛小舠,呼平头数辈采归,乘月沽酒,或过玛瑙寺边寻汪无际,今忽忽十余年,此景遂不可载得。庚午瑴宋珏题。 钤印:宋瑴之印( 白文)

△生长西湖不见珍,隔江人采碧粼粼,人情大抵湖莼似,三日何曾卖一真。( 一日卖得三担假,三日卖不得一担真。此杭谚也)。闻说西湖旧有莼,也知秋末胜於春。季鹰老去莼丝死,莫问当时采人。檀园先生云,西湖有莼,湘湖无莼。或当日如此,近日并三潭放生池左右,皆无之矣。间或有之,不过近处寺僧,偶於水深处得少许饷客,然亦不可多得也。而市上所卖,实系湘莼,岂西湖为葑所壅,不复再生,而其种乃移而至江东耶?是不可知矣!乾隆己亥之秋,莪亭以此图示余,忽有所触,随笔记此。”频罗居士写。 钤印:粱同书印( 朱文)

△剧怜风味胜湘湖,写出春流一叶呼。不解季鹰空老去,秋风曾有画图无?树色波光翠欲浮,百年犹见旧风流。豉盐空忆叹如梦,愁绝披图黯淡秋。己亥中秋雨窗秀州曹秉钧题於武林清里寓舍之小山居。 钤印:秉钧( 朱文)、仲楳( 白文)、种梅( 朱文)

△髫龄我住湘湖曲(予年六岁即随先大夫萧山官署),颇爱莼羹尝未足。壮游频向西湖居,盐豉欲下心踌躇。扁舟采采竟未得,横葑如云开或塞。行厨偶一芼银丝,不辨何来徒耳食( 宋比玉谓:西湖莼在三潭放生池左右,梁山舟以为近己无有,俱不必深论)。檀园居士人中仙,山水放荡湖莼间。官余始忆此味美,季鹰尚觉非高贤。甬江范子收缣素,二百年来传逸趣。五肉七菜何者佳,尘吏腥膻本知误。烟波千顷菰芦渺,风景鲈乡梦魂绕。人生适志皆可图,秋菘春韭无处无。乾隆癸卯春二月十日。昆陵钱维乔题。 钤印:乔( 朱文)、竹初居士( 白文)、老彭後裔( 朱文)

△烟浓树碧,正雨洗遥岑,黛眉如扫,绿云缥缈。看柔丝嫩叶,满湖萦绕。试拨兰舟,不为苏家小小。往事香笑,何必季鹰方说莼好!翠盘青蔓袅,更妙手调来豉盐轻捣,泉清月皎,爱流匙脆滑,色香双妙。淡墨传神,西子晚妆乍了。迨春晓,觉幽情又添多少?”右调扫花遊。乾隆四十九年岁次甲辰五月十有二日许宝善题。 钤印:许宝善印( 白文)、穆堂( 朱文)

△秋风寄高蹈,适志贵其人。後来扁舟侣,遥怀日以新。相将采湖碧,正得雉尾莼。风露下盐豉,鲜翠流牙龂。图成飞逸兴,歌罢散良辰。朋游再三叹,俯仰含酸辛。风流二百年,胜事西湖滨。暮云起连菼,凉月照深苹。赏趣有余味,山川犹比邻。更吸湘湖水,何地不清真。庚戌季秋书於月湖。寓斋皋亭农叶藩。钤印:叶藩( 白文)

△风流前辈数檀园,仿佛西湖入酒尊。着笔不多天趣别,羚羊挂角本无痕。金牛湖口总宜船,鬓影翩翩俨列仙。比似季鹰高一着,莼羹饱吃几多年。访莼我亦到西湖,空有三潭浸绿芜。记得留宾逢小陆,隔江雉尾入行厨( 己丑春游湖上,陆筱饮饷予莼羹,乃湘湖之产,三潭久无此味矣)。月湖亦是小西泠,海蜭江瑶味不腥。争得画师图我辈,橛头船泊贺家亭。”乾隆己巳六月竹汀居士钱大昕。 钤印:臣大昕( 朱白文)、辛楣( 朱文)

△风流千载李长蘅,几笔萧疏画绝精。展卷便教生叹息,何殊举箸对莼羹。一带湖光照眼空,柳条黯淡小桥东,轻舠似叶人相语,尽是萧山卖菜翁。人因读画思张翰,我为题诗吊玉川。神韵只今犹共领,故人幽致倩谁传。( 故人卢月船酷爱此画,晚年有檀园神韵。更难忘之句,乃屡借去而终未有题跋,予为月船挽句云:“却恨采莼图卷里,不曾题得玉川诗”,谓此画也。至今追忆犹为怅然。乾隆庚戌菊月莪亭范永祺题於延绿轩之甕天居。 钤印:永祺( 白文)、莪亭( 朱文)、瓮天( 白文)

鑑藏印:剑泉平生癖此( 朱文)、景氏子孙宝之( 朱文)、宝董室( 朱文)、箫楼寓目( 白文)、剑泉真赏( 白文)、竹初寓目( 朱文)、莪亭珍藏( 白文)、文章山斗家风( 朱文)

著录:

1. 陈焯《湘管斋寓赏编》乾隆壬寅刻本,1782 年。

2.梁同书《频罗庵书画跋》参见《美术丛书》1936 年本。

3. 福开森《历代著录画目》。

27×121 cm. 约3.0 平尺

RMB: 3,000,000-5,000,000

湖山胜处供淹留—李流芳与《西湖采莼图》

李流芳,字茂宰,又字长蘅,号檀园,一号香海、泡庵,晚称慎娱居士。安徽歙县人,居嘉定( 上海)。生於明万曆三年乙亥(1575),卒於明崇祯二年己已(1629),享年五十四岁。著作有《檀园集》、《西湖卧游题跋》等。他工诗、善画、能刻印、精绘事,多才多艺。明万曆间,雪渔( 何震) 以篆刻著称,“长蘅戏为之”,便能与之媲美,无怪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说他“真敏而多能者也!”。明万曆三十四年丙午举孝廉,文品为士林翘楚。喜交游,与钱谦益为友,与娄子柔( 名坚)、唐叔远( 名时升)、程孟阳( 名燧) 合称“嘉定四君子”。画擅山水,尤好吴仲圭,清标映发,名士风流宛然笔墨之外。书擅行草,得法苏长公。写生、小品,出入宋元,逸气飞动,别饶趣味。《桐荫论画》将其画列为名家神品,说他“笔力雄健,墨气淋漓,有分云裂石之势。”并告诫後之临摹先生画者,“须先养其温和、恬静之气,而後研求先生风骨、神采,则霸悍之习气自除矣!”

清初诗人吴伟业尝作《画中九友歌》,盛赞明末清初董其昌、杨文聪、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李流芳、王时敏、王鉴等九位画家的成就,把他们称为“画中九友”。董其昌倡山水画的南北宗派论,崇南抑北,以南宗清幽淡远之风为画家正脉,李流芳、程嘉遂、杨文骢等受其影响最大,清初王时敏、王鉴等也传其脉络。他们虽然不属同一画派,而是以友谊为纽带、相互切磋画艺为主,但在明末清初画坛中,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评论李流芳的诗曰:“檀园著述夸前修,丹青余事追营丘。平生书画置两舟,湖山胜处供淹留。”

李流芳喜欢旅游,所到之处,往往图画写生小景,以“为异日相思之地”留念。西湖是他画的最多、也最惬意的地方。尝作《西湖卧游题跋》一卷,以志其胜。此卷《西湖采莼图》是他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我们知道,李流芳的画是宗法董其昌的,风逸超尘,完全一派文士气韵,正所谓“不读书人,不足与言画。”他曾经和娄坚( 嘉定四先生之一) 说:“精舍轻舟,晴窗净几,看孟阳( 程嘉燧,诗人,山水画家) 吟诗作画,此吾生平第一快事。”娄坚笑答:“吾却有二快,兼看兄与孟阳耳!”《西湖采莼图》,用笔松秀简远,“笔略到而意已具”,加上题诗和题跋,把从采莼到品莼的整个过程,图文并茂的介绍给了读者,使人身临其境的与作者共享其中的快乐。

他回忆起在十年前的一个采莼季节里,地区的人们都忙碌的采摘莼菜,他和几个朋友一同泛舟西湖,在大家的怂恿下,也加入了“采莼“的行列:“怪我生长居江东,不识江东莼菜美。今年四月来西湖,西湖莼生满湖水。朝朝暮暮来采莼,西湖城中无一人。西湖莼菜萧山卖,千担万担湘湖滨。吾友数人偏好事,时呼轻舠致此味。柔花嫩叶出水新,小摘轻淹杂生气。”采完回来,大家一齐开始烹制:“微施姜桂尤清真,未下盐豉已高贵。吾家平头解烹煮,间出新意殊可喜。一朝能作千里羹,顿使吾徒摇食指。琉璃碗盛碧玉光,五味纷错生馨香。出盘四座已叹息,举箸不敢争先尝。”又一齐品尝:“浅斟细嚼意未足,指点杯盘恋余馥。但知脆滑利齿牙,不觉清虚累口腹。血肉腥臊草木苦,此味超然离品目。”还进行了比较:“京师黄芽软似酥,家家燕笋白於玉。差堪与汝为执友,菁根杞苗皆臣仆。”而发出这样的感叹:“君不见,区区芋魁亦遭遇,西湖莼生人不顾。季鹰之後有吾徒,此物千年免沉锢。君为我饮我作歌,得此十斗不足多!”最後他告诉人们:都说湘湖莼菜美,不知湘湖无莼,皆从西湖采去,以湘湖水浸之耳。莼菜初摘後,以水浸之,经宿则愈肥,凡泉水、湖水皆可浸,不必湘湖水也。今人但知有湘湖之莼,或谓非湘湖水浸不佳,那都是道听途说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