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 夏圭 寒林对雪图 夏圭书法

  • 支   持:
  • 分   类:书画作品
  • 大   小:
  • 版本号:
  • 下载量:525次
  • 发   布:2023-12-1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简介

夏圭,(1180-1230)南宋画家。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四大家之一,宋宁宗(1195-1224)时为画院待诏,与马远同时代,都师承李唐,风格相近:构图简括深远,笔墨峻峭爽利,擅用“斧劈皴”,后人并称“马夏”。但如细察,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相对而言,马远重笔,转折顿挫,凝重峻利,而夏圭善墨,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淋漓苍劲,墨气袭人”;构图上,马远刻意将近景置观者目前,所画人物五官清晰,姿态生动,楼阁则以“界画”法刻画精细,而夏圭则将景物远置观者身外,画人物仅圈脸勾衣、点簇而成,楼阁随手勾画,笔简而形具。这影响延及元代:王蒙画中近景人物其衣冠、五官、举止皆精细生动;倪瓒画中几乎无人,而黄公望与吴镇画中人物的简笔则显然取法夏圭,画面之空寂,也分明承袭李唐以至马远、夏圭的简略遗风。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宋 夏圭 寒林对雪图 绢本 154x70cm 嘉德2009 成交价134万元

 夏圭《寒林对雪图》是从日本回流的中国宋代名家作品。元代重要的鉴藏家袁桷题跋为:满林寒色冻云垂,正是雪深三尺时。两翁相对浑无事,门外风严知不知。

    《寒林对雪图》以空濛的山林为背景,在笔法上,多用浓笔,转折方硬,富于力度感。山石用大斧劈皴,画笔峭拔刚劲,充分表现了夏圭独特的风格,墨色浑厚古朴,耐人寻味。左边的两棵树经历了风雪的洗礼之后,坚毅挺拔,山下悬壁劲树横枝,与远近重叠的峰峦相互辉映;山头茅屋、围栅信手挥就,线条富有变化和张力。树叶与点苔用赭色和墨色交替点缀,树干瘦硬如铁,多呈横斜曲折之态,与右边探头而望的小树枝遥相呼应,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山林中的茅庐里,两位长者促膝畅谈,浑然不知窗外的寒冷早已凝固。整幅画面宁静安详,神韵精致,气脉贯通,格局新颖。夏圭有意留出右上角的空白,整个画面中心靠左半边,进一步把北宋重峦叠嶂式的繁复构图改变为局部突出的描绘。画面留较多空白,“计白当墨”,虚中有实,使境界显得很开阔。他善于大胆地概括和剪裁,用精练的笔墨把观者引入诗一般的境界、开创了以少胜多、空灵深邃的格局。《寒林对雪图》体现了夏圭特有的风格,也是最富有特色的“夏半边”构图方式。寥寥数笔,表现出一个异常广阔、旷远的空间。作品个性鲜明,粗看意境深邃,细品回味无穷。《寒林对雪图》是夏圭雪景作品中的神品,也是中国绘画宝库中的神品,将久久留传,不朽于世。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宋 夏圭 雪堂客话图  绢本设色 28.2x29.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白雪皑皑,寒气袭人。温暖的山林房舍中有二人清谈,山间溪中一渔翁寒江独钓。夏圭《雪堂客话图》展示了一幅宁静的江南雪景。

      《雪堂客话图》笔法苍劲浑厚,山石多用小斧劈破和短线条秃笔直破,从而取得了方硬奇峭,以表现山石方硬奇峭而又苍润浑融的质感,获得水墨苍润的艺术效果。天空和水略染淡墨,以烘托大雪的洁白和寒气袭人的气氛。由此也可以看出夏圭虽师李唐,但又各有所长。马远用笔刚劲而偏于露,夏圭用笔刚劲而趋于含蓄,这一特点在《雪堂客话图》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构图采取[边角式]局部取景法。全图笔法苍劲深厚、豪放典雅。夏圭、马远同师李唐,但又各有自己的风格。马远用笔刚劲而偏于露,而夏圭用笔清劲而偏于含畜;马画[意深],夏画[趣胜],此画较多地表现了这些特色。

      《雪堂客话图》是夏圭传世精品佳作,为其早期作品。画中描绘了雪后欲融未化时的景色,体现了冬季沉寂的大自然所蕴藏着的勃勃生机。远景用劲利方折的线条勾勒出远山一角的轮廓和纹理脉络,少皴多染,以显其阴阳向背和层次变化。坡脚则隐没于淡墨晕染的烟岚雾霭之中。画面左下方的景物构成了画面的主体,山石在运用了斧劈皴后以淡墨加染,生长在岩隙之中的两株老树,前后掩映,如双龙对舞。水岸边,有一水榭掩隐于杂树丛中,轩窗洞开,清气袭来。屋内两人正在对坐弈棋,虽只对其圈脸、勾衣,寥寥数笔,却将人物对弈时凝神注目的神情表现出来。远处山顶与近处枝权之上有未融化的积雪零星点缀。由于经过近九百年的氧化,绢已发黄、变暗,使得用蛤粉点染的白雪历久弥新、晶莹璀璨。画面右下角为细波荡漾的湖面一隅,一叶小舟漂于湖面之上。画面左上角留出的天空,杳渺无际,把观者引入深远渺茫、意蕴悠长的境界。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 夏圭 雪溪放牧图页 绢本设色 25.7x26.6 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晴空草坡,雪地溪流。水石清瑟,大树数株,傍立溪边。一戴笠童子,牵一水牛,上岸前行。这是南宋传世名画《雪溪放牧图》所描绘的田园风景,宁静而安详。作者用勾勒填彩法画树干,双钩或攒笔画树叶,用笔虽简,但树叶疏密、层次却表现得恰到好处用淡墨染天空和溪水,以烘托大地的皑皑白雪。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 夏圭 雪溪放牧图 局部

       《雪溪放牧图》笔墨精劲,刻画细腻。牧童用力牵牛,水牛不想前行而顽固抗拒的神态以及绳子拉得很紧的细小动作,描绘得惟妙惟肖,不愧为南宋小幅山水人物画精作。作者以极为简括的构图和痩劲的线条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追求心灵自由、亲近自然山水的诉求,艺术风格朴素清逸,可称是夏圭山水画的代表作品。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 夏圭 雪溪放牧图 局部   

  夏圭非常擅长运用墨色的变化,在惯用的层层加皴、加染的“积墨法”外,往往加用“蘸墨法”,也就是先蘸淡墨,后在笔尖蘸浓墨,依次画去,墨色由浓渐淡,由湿渐枯,变化无常。再加上“破墨法”,以墨破水,以水破墨,以浓破淡,以淡破浓,使墨色苍润,灵动而鲜活。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夏圭的绘画风格虽与马远多有相类,然又不乏其独特的个性特征。曹昭《格古要论》评曰:“夏圭山水,布置、皴法与马远同,但其意尚苍古而简淡,喜用秃笔,树叶间夹笔,楼阁不用界尺,信手画成,突兀奇怪,气韵尤高。”他作画用水较多,故画面更显温润秀逸、水墨淋漓,人称“拖泥带水皴”,又喜在染后用秃笔焦墨点垛,所谓“泥里拔钉皴”是也。相对马远的峭拔犀利,夏圭则丝毫不露圭角,蕴圆浑于苍劲,于疏松中见俊秀。董其昌虽对“北宗”山水有偏见,却对夏圭十分折服,曾言“夏圭师李唐而更加简率,如塑工之所谓减塑者,其意欲尽去模拟蹊径。而若隐若没,寓二米墨戏于笔端”。夏圭多少受佛教禅宗影响,主张“脱落实相、参悟自然”,趋向笔简意远、以貌取神。夏圭的画缺少马远画中那种富贵、矜持的气息,却多了几分散淡、荒率的野趣,其中的宫廷气息相对来说已淡化了许多。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 夏圭 雪溪放牧图 局部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 夏珪 风雨行舟图 绢本设色 23.9x25.1cm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此作又名《雨江舟行图》、《风雨山水图》,南宋夏珪作。

  有学者曾怀疑此画右下角“夏圭”的署名为后来所添补,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研究实验室对款字及其周边曾作详尽测验,证明署名的墨调和画中的墨调是一致的。通过高倍放大镜显示,画面和署名处墨和绢面的粘和方式也明显一致。这一证据至少证明了此画创作与落款应在同一时期完成,排除了后添之说。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38x8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对页题跋

在《山腰楼观图》中,画面左侧奇峰矗立,一处楼阁隐没在林莽之中,右侧以大片的留白表现天空。作品表现的是远眺山林那浩大空濛的感觉,图中奇峰之下雾霭沉沉,与右侧天空相连,使奇峰山巅仿佛悬于天上,极为抓人眼球,画家构图功底扎实,整个画面全无头重脚轻之感。从远及近,空间层层递进,让我们从不同侧面感受了南国林莽那深沉厚重的气氛。同时也让我们领教了画家夏圭那娴熟的构图技巧,与精妙的绘画技艺。夏圭的画法深受禅宗思想影响,主张“脱落实相,参悟自然”,《山腰楼观图》笔简意远,遗貌取神,是这种观念的生动体现。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夏圭《泽畔疾风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一般认为,夏珪山水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早期风格以藏于台北的团扇《观瀑图》为代表,多得力于李唐。中年的成熟画风,以藏于台北的《溪山清远图》为代表,笔墨布局脱胎李唐,已成自家面目。晚年创作的减笔山水画,以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所藏的《山水十二景》残卷为代表。从画风及笔墨分析,此作应系夏珪中年作品。

  此作曾经黔宁王沭昕、阮元、完颜景贤递藏。左下方钤“朴孙心赏”,右上方钤“黔宁王子子孙孙永保之”,右上方画面边缘处有一朱文印的边角,内容不辨。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夏圭《泽畔疾风图》局部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 夏圭 溪山清远图 卷 纸本墨色 46.5x889.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溪山清远图》绘晴日江南江湖两岸的景色:群峰、山岩、茂林、楼阁、长桥、村舍、茅亭、渔舟、远帆,勾笔虽简,但形象真实。山石用秃笔中锋勾廓,凝重而爽利,顺势以侧锋皴以大、小斧劈皴,间以刮铁皴、钉头鼠尾皴等,再加点,笔虽简而变化多端。夏圭非常擅长运用墨色的变化,在惯用的层层加皴、加染的“积墨法”外,往往加用“蘸墨法”,也就是先蘸淡墨,后在笔尖蘸浓墨,依次画去,墨色由浓渐淡,由湿渐枯,变化无常。再加上“破墨法”,以墨破水,以水破墨,以浓破淡,以淡破浓,使墨色苍润,灵动而鲜活。空旷的构图,简括的用笔,淡雅的墨色,极其优美地营造了一幅清净旷远的湖光山色。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 夏圭 溪山清远图 卷 局部                                                                                             

      中国传统山水画注重画家对大自然的总体感受,因此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上把视线投射到每个可入画的角落,于俯仰间全方位地表现山川景色,使自然特征和各局部景物尽露无遗。正因包含众多,故中国传统山水画极考究布局章法。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山冈巨石,危岩壁立,丛林茂树,山寺楼观,远山朦胧,江水辽阔,图作无尽江山之景。画卷构图虚实相间、开合有致,全无拖沓拼凑之感。山石用粗劲的大斧劈皴,以劲利方硬之笔勾括,间以水墨渲染,块面分明,折落有势。栖阁层宇,不假界尺,信笔画就。图中点景人物虽用笔寥寥,但各种动态的相互呼应关系跃然纸上。整体画风清劲健爽。全图洋洋洒洒近九米之长,堪称南宋传世作品中的鸿篇巨制。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这类硬派山水都绘于绢上,而此图为纸本,颇为少见。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后人称夏圭为“夏半边”,而《溪山清远图》显然是全景,原图无款印,也许受了“半边”概念的制约,如此浩渺的江湖山色,竟被后人题称“溪山”。

       拖尾有陈川等跋,卷中钤有[黔宁]、[公馀]两半印及清宋权、宋荦、清内府等鉴藏印,《盛京故宫书画录》著录。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溪山清远图》有意识地使突崖与平江、高岭与浅溪,茂林与疏石、横山与点帆在量上相错综;使近石与远山、重林与苍天、泊艇与行舟在距离上相错综;使方硬与圆润、亲近与疏远在感觉上相错综,有起有伏、有涨有落,造成强烈鲜明的节奏感。同时,又通过横桥、平滩、云雾、远山把各个独立部分串联起来,统之于连绵不断的韵律中。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该画全卷以水墨绘出,酝酿墨色如敷粉之色,朴素清逸。皴法全用斧劈,笔法苍老,劲利方硬,表现出一种幽淡、清静、冷寂的意趣。陈川曾经题跋说:“人家制度太古前,鸡犬比邻往还少。”(引自《明诗综》)正是观者对这种意趣的感受。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 夏圭 钱塘秋潮图 团扇 绢本设色 25.2x25.6cm 苏州市博物馆藏

      《钱塘秋潮图》描绘的是钱塘江秋潮初至时翻滚奔腾的景象。用色方面整幅画面用色都非常鲜丽。远处峰岫,黛青隐隐,近景崖石,杂树交织,中间则白浪滔滔,气势磅礴。图中的树、石、浪潮全用中锋勾勒,跳跃有力,且富节奏感,是马夏画派的典型代表。

       夏圭是善于在绘画中“用虚”的大师,在这幅画中,他利用了留自来表现江山湖泊的辽阔深远,虽未着一笔,却能“无画处皆成妙境”,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画中的人物也很有特点,没有过多地描绘细节,而是注重表现身体的动势,笔简而神全。抚琴者似在弹奏,让人不禁联想到琴声的悠扬。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云:“山以水为血脉”、“山得水一活”,水是山的眼睛,关乎画面的神采,最难画活。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 夏圭(传)  捕鱼图团扇 页 绢本水墨 23.2×24.1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按《捕鱼图》团扇页题签,此画传为南宋画家夏圭所作。有学者认为可能是明代画家的作品。夏珪腕力刚劲,运笔迅速,与此画文静秀逸的笔法不同;《捕鱼图》人物温雅的面容,简洁而细腻的衣纹,也不是夏珪的风格,反而与马远的画风一致。尽管《捕鱼图》可能不是宋代作品,但画得依然很出色,能妙笔入神,情景交融,表现出雅静虚和的韵味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图绘宝鉴》评夏圭:“院中人画山水,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也。”明代王履赞曰:“粗而不流于俗,细而不流于媚。有清旷超凡之远韵,无猥暗蒙晨之鄙格。”董其昌对“北宗”山水,多怀偏见,却对夏圭十分折服:夏圭师李唐而更加简率,如塑工之所谓减塑者。夏圭一类画法多少有佛教禅宗的影响,主张“脱落实相,参悟自然。”趋向笔简意远,遗貌取神  。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宋 夏圭 松溪泛月图 纨扇 绢本设色 24.7×25.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夏圭《松溪泛月图》是《宋元集萃册》中之一开,纨扇式小品画。图中绘清朗的月夜,数人乘一叶扁舟畅游湖上,微风徐拂,月明如镜,水天一色,在一派澄净中,只有溪流与松风的和奏飘荡在水面上。简洁的用笔,渲染出深远的意境,四位点景人物以寥寥数笔绘出,亦觉生动形象。边角剪裁的构图,空灵巧妙,情景交融,富有浓浓诗意,显示出含蓄蕴藉的艺术魅力。作者以极为简括的构图和痩劲的线条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追求心灵自由、亲近自然山水的诉求,艺术风格朴素清逸,可称是夏圭山水画的代表作品。南宋画家夏圭《寒林对雪图》作品欣赏

        夏圭更善于剪裁与美化自然景物,善画“边角之景”。近景突出,远景清淡,清旷俏丽,独具一格,人称“夏半边”,后人认为此系南宋偏安写照。夏圭一类画法多少受佛教禅宗影响:“主张脱落实相,参悟自然”,趋向笔简意远,遗貌取神。画雪景学范宽。后人把他与马远并称“马夏”,合李唐、刘松年称“南宋四家”。对长卷画用概括的笔墨,写实的物形,巧妙的结构,大胆的剪裁。他糅合了李唐、范宽与米芾的画法,笔法苍老,墨汁淋漓。曾作拖泥带水皴,画风大体和马远相同,作楼台亭阁可信手而挥,突兀而奇特,气韵高拔。夏圭善墨,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淋漓苍劲,墨气袭人”。在题材上,夏圭多画长江、钱塘江等江南水乡以及西湖景色,又喜欢画雪景及风雨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