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 兰亭序

  • 支   持:
  • 分   类:书法字帖
  • 大   小:
  • 版本号:
  • 下载量:729次
  • 发   布:2024-01-1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简介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序文受当时南方士族阶层信奉的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就把它作为传家至宝留给子孙。后来落入唐太宗手中,此中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争论。


冯承素摹《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冯摹兰亭序》卷,纵24.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冯承素,唐代书法家。贞观(627-649)时任内府供奉挧书人,直弘文馆。贞观十三年,内出《乐毅论》真迹令承素模写,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戾君集、魏徵、杨师道等六人。并笔势精妙,备诸楷则。传世王羲之《兰亭序》摹本(神龙本)自元代郭天锡后,一般衍称为冯承素手摹本。帖中破锋、断笔、结字、行墨,均精微入神。

此卷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据考,卷首“神龙”半印小玺并非唐中宗内府钤印,而是后人所添,定冯承素摹也不可信,但仍是唐以来流传有绪的古摹本。

本卷前隔水有“唐摹兰亭”四字标题,引首乾隆题“晋唐心印”四字。后纸有宋至明20家题跋、观款,钤鉴藏印180余方。其流传经过,根据各题跋、印记和记载,大致如下:南宋高宗、理宗内府、驸马都尉杨镇,元郭天锡,明内府、王济、项元汴,清陈定、季寓庸、乾隆内府。历代著录有:明汪砢玉《珊瑚网书录》、吴其贞《书画记》,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顾复《平生壮观》、吴升《大观录》、阮元《石渠随笔》、《石渠宝笈·续编》等书。刻入“兰亭八柱”,列第三。

虞世南临《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虞摹兰亭序》卷,虞世南摹,纵24.8cm,横57.7cm。

此本质地为白麻纸,系唐代物,一些字有明显勾笔痕迹,当属唐人勾摹本。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认为是褚遂良摹本,后董其昌在题跋中认为“似永兴(虞世南)所临”,后世就改称为虞世南摹本,清代梁清标还在卷首题签“唐虞世南臨禊帖”。因卷中有元代天历内府藏印,故亦称“天历本”。

此卷用两纸拼接,各14行,排列较松匀,近石刻“定武本”。但点画与褚遂良摹本相近,点画较圆转,少锐利笔锋。勾描的墨色清淡,气息古穆。据考证,此本当为唐代辗转翻摹之古本。

卷中共有宋、明、清诸家题跋、观款17则,钤印104方,另有半印5方。其中前拼纸上所钤元内府“天曆之寶”朱文印、后拼纸下所题小楷“臣张金界奴上进”一行,均真。后隔水所钤宋内府印,以及第一尾纸上宋代魏昌、杨益题名和明初宋濂跋均系后配。以后接纸上的明人题跋、观款,均真。

此卷历经南宋高宗内府、元天历内府、明杨士述、吴治、董其昌、茅止生、杨宛、冯铨,清梁清标、安岐、乾隆内府等处收藏。曾著录于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张丑《真迹日录》、《南阳法书表》、汪砢玉《珊瑚网书录》,清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绿汇观》、阮元《石渠随笔》及《石渠宝笈·续编》等书。清代刻入“兰亭八柱”,列为第一。

欧阳询临《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欧阳询《摹兰亭序》定武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仅有拓本传世,此本为原石拓本,是定武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

(传)褚遂良摹《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传)褚遂良《临兰亭序》,纵24厘米,横88.5厘米。

此卷旧传为褚遂良所摹,故卷前项元汴标题“褚摹王羲之兰亭帖”,简称为“褚摹兰亭”,实未必确切。全卷有宋、元、明诸家题跋或观款,以及鉴藏印记215方,又半印4方。其中“滕中”等2方北宋印和南宋绍兴内府“绍兴”、“内府印”、“睿思东阁”等7方印属真,第一后纸上米芾诗题及7方钤印亦真。因知此卷当为北宋米芾前临摹本。但作品质地属楮皮纸,是宋以后方普遍使用的纸质,或可证此为北宋摹本。全卷由两幅纸拼接,前纸19行,后纸9行,行款排列较松匀,以临写为主,辅以勾描,因此书写较为流畅,亦具一定功力。

此卷流传鉴藏经过大致为:北宋滕中、南宋绍兴内府、元赵孟頫、明浦江郑氏、项元汴、清卞永誉、乾隆内府。曾著录于清顾复《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清内府《石渠宝笈·续编》、阮元《石渠随笔》等书,并刻入《兰亭八柱帖》。

薛绍彭临《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宋拓薛绍彭重摹兰亭》卷,墨纸纵25.5厘米,横105.5厘米。

此帖为游相收藏兰亭百种之一:淡蓝色隔水装,有游似题:“右潼川宪司本”。钤有“晋府书画之印”、“敬德堂图书印”、“子子孙孙永宝用”、“晋府图书”、“赵氏孟林”、“弘毅堂”等印。

此帖为宋代薛绍彭重摹唐搨硬黄兰亭。兰亭下刻“绍彭”二字及薛绍彭刻跋一段:“文陵不载启,古刻石已残。锋铓久自灭,如出拙笔端。临池几人误,讵识笔意完。正观赐拓本,尚或传衣冠。兹寔兵火馀,分派非殊源。妙用无隐迹,神明当复还。秘藏惧不广,模勒金石刊。庶几将坠法,可续后世观。来者倘护持,何止敌璵璠。河东薛绍彭勒唐搨硬黄兰亭于右因赞其后”。

此刻本流传甚稀。有周寿昌题跋:“此宋薛道祖摹刻唐硬黄本禊帖……”及煦初题跋。并钤“乐毅珍藏”、“北平乐氏珍藏”、“大兴乐氏考藏金石书画之记”、“乐守勳印”、“铁如意馆”、“乐小民印”、“海瑞门下”、“玉牒崇恩”、“项墨林父秘笈之印”、“鍊雪鉴定”、“安氏仪周书画之章”、“朝鲜人”、“安岐之印”、“伯荣审定”、“铭心绝品神物护持语铃珍玩得者宝之”等印。

米芾临《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赵构临《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关注公众号:古董圈


赵孟頫临《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赵孟頫《临兰亭序》绢本行书27.4×10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原在赵孟頫“定武兰亭”十六跋后,之后被人分割,另装在南宋翻刻兰亭拓本后面。赵孟頫一生对《兰亭序》极为推重,曾反复临写,此件是其晚年所临,笔法精良。加之此卷前面有南宋翻刻定武《兰亭序》拓本,以及前后尤袤、王厚之、张翥、王蒙等宋元名家题跋,更为珍贵。本幅另有清代庆锡题跋一段。

俞和临《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俞和《临定武兰亭》,26.7×83.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俞和是临摹的高手,能达到乱真的地步,桑悦评:“紫芝所书,深得松雪笔意,而圭角稍露,比之松雪正如献之之于羲之也”。此临《定武兰亭》为其精妙之作。

祝允明临《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祝允明临《兰亭序》,纸本纵26.7厘米,横416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唐寅临《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唐寅《临兰亭序卷》,29.6×84.6cm,辽宁省博物馆藏。

文徵明临《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文徵明临《兰亭序》,纵24.2厘米,横60.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临《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董其昌临《兰亭序》,纵24.7厘米,横19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铎临《褚本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王铎临《褚本兰亭序》卷

王铎临《褚本兰亭序》卷,写于崇祯九年(1636),原帖为清代潘正炜所持有,末有其收藏印:「雪蕉审定。」其著作《听雨楼书画记》中亦有记载。在潘之后为吴荣光所有,并将王铎临本与褚摹临本之旧拓本合为一卷,并写上附临本字样。

郑板桥临《兰亭序》

关注公众号:古董圈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郑板桥临《兰亭序》拓本

翁方纲临《兰亭序》

中华历代名家临《兰亭序》

清拓翁方纲缩临定武兰亭,墨纸半开纵7.3厘米,横4.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