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24位高官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历史上24位高官书法作品欣赏

高官书法 24位高官书法 历史高官书法

  • 支   持:
  • 分   类:书法篆刻
  • 大   小:
  • 版本号:
  • 下载量:231次
  • 发   布:2023-07-21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中国历史上24位高官书法作品欣赏简介

中国历史上24位高官书法作品欣赏

从奠定书法艺术地位的秦代政治家、文学家李斯开始,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些集,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为一体的人存在。

例如:褚遂良、谢安、范仲淹……

中国历史上24位高官书法作品欣赏

历代书法评价中,

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

人品历来高于书品,

所谓因人废字。

不过也不完全如此,

也有书法高品格差的书法家,

而且还有开宗立派的。

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些历代“高官”的书法,其中有人品书品俱高的,亦有书品高但人品低劣的。孰优孰劣,各位书友怎么看?

1、李斯

中国历史上24位高官书法作品欣赏

李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人,秦朝宰相。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峄山碑》

《峄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时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原石已不在,相传魏武帝曹操登山时令人推倒。现在的摹本比较有名的是“长安本”。此为明拓宋郑文宝摹刻长安本。

局部:

2、曹操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曹操虽善书,但他流传于世的墨迹很少。现留存于世的只有两个字,即曹操在征汉中时,写在石门南褒河一块大石上的“衮雪”二字。

3、诸葛亮

赵孟頫《诸葛亮像》局部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远涉帖》

《远涉帖》为诸葛亮兵出斜谷伐魏时所书,是经北宋内府弆藏并由《宣和书谱》著录在案而传承有绪的诸葛亮书迹。全帖共27字:“师徒远涉,道路甚艰,自及褒斜,幸皆无恙,使回,驰此,不复云云。亮顿首。”

全文是章草笔体,间有隶书神韵,笔力纤秀,楷书的法度谨严中透出灵动清俊,内敛淡雅,不沾一丝躁气,所谓“乾坤清气得来难”,便是这个道理。落款“亮”字独为楷体,特别引人注目。

4、谢安


谢安的职位是宰相,一个文武双全,也是一位因功高盖主埋下隐患的伟大的政治家,东晋著名政治家、宰相、书法家,名士谢尚的从弟。

谢安《六月帖》

谢安年轻时,以清谈知名,最初被司徒征辟,除任佐著作郎,都以病辞去,隐居于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此后多次拒绝朝廷辟命。

谢安《中郎帖》

谢安曾从王羲之学行书,书法非常出色,尤以行书为妙品。后世米芾曾称赞他的书法“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宣和书谱》收录有其行书《近问帖》《善护帖》《中郎帖》《凄闷帖》《六月帖》。


谢安《妻闷帖》

谢安与王羲之建立了非常好的师生友谊,东晋时女诗人谢道韫,作为谢安的侄女,嫁给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5、褚遂良


褚遂良,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褚中令书哀册》

褚遂良在初唐时期是虞、欧之后晚起的书法家,他曾请益于虞、欧两位,得到他们的指导启发,对他影响很大,所以褚字兼有方圆之长。他所书碑版,流传于世的,如《倪宽赞》《雁塔圣教序》等几种。

《雁塔圣教序》

《孟法师碑铭》

褚遂良《山河帖》

褚遂良《潭府帖》

6、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唐、武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可谓是推动唐朝走向繁荣的重要功臣之一。


《袁公瑜墓志》

《袁公瑜墓志》为狄仁杰撰并书。该墓志高70厘米、宽74厘米。从墓志拓片上看,狄仁杰书法造诣很高,作品以虞世南书风为主,显得圆腴俊朗,又有褚遂良书风的舒展劲峭,同时运笔稳健,点画丰腴,骨力深藏,刚柔相济,别具一格。

7、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著名散文《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被后世广为传颂。


范仲淹《远行帖》

范仲淹善书。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中云:“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沉著,极近晋宋人书。”又云:“范文正公书《伯夷颂》极得前人笔意,盖正书易俗,而小楷难于清劲有精神。明唐锦《龙江梦余录》评范仲淹书“极端劲秀丽,无毫鋩纵逸之态。”


范仲淹《边事帖》

范仲淹《道服赞》

范纯仁 尺牍《致伯康君实尺牍》 之一

范纯仁 尺牍《致伯康君实尺牍》 之二

范纯仁 尺牍《故人帖》 之一

范纯仁 尺牍《故人帖》 之二

8、富弼


富弼,河南洛阳人,字彦国。天圣八年举茂才异等。庆历二年,报使契丹,允增戚币,力据割地之请。次年,任枢密副使,助范仲淹推行新政。旋被排挤居外。至和二年,与文彦博同任宰相。

富弼《儿子帖》

2005年6月19日,北京翰海2005春季拍卖会上,富弼的《儿子帖》成交价462万。该帖现在看来,极接地气,字字可读出老父亲对儿子为人处世的担心,以及为儿子事事安排的良苦用心。

释文:

儿子赋性鲁钝,加之绝不更事。京师老夫绝少相知者,频令请见,凡百望一一指教,幸甚幸甚。此亦乞丙去。弼再上。

翻译:

我儿子本性愚笨迟钝,加上他很少经历社会磨练。在京师我很少知心朋友,所以让他常常去拜见您,希望诸事对他多加指教,感激不尽。这信也请阅后烧掉。

富弼《温柑帖》

9、文彦博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就是现在的山西介休,在世92年(1006-1097),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史称介休三贤之一。文彦博在历史上是一个“神童”,更是一位贤相。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50年,功业巍巍,权位显赫。

文彦博 《左藏帖》

自古文人多清高,在文彦博看来,书法只是小技,只是当作工具而已,平生不以书法得名,也不会有像后来的米、苏、黄等人对书法的研究精神。由于他满腹经纶,博古通今,胸中珠玑罗列,流露在书法上,却也卓尔不同凡响。

文彦博《内翰帖》

文彦博《三札卷》

10、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提起王安石,人们自然会想起“王安石变法”,会想起他的一些诗文,但知道并了解他的书法的人可能不多。

▲ 王安石《过从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王安石的书法渊源,还有另一些说法,归纳起来,约有下列几点:一是王安石的书法由笔底自然生发,多率意而作;二是像晋宋间人的笔墨,风度俊逸,飘飘不凡,格调很高;三是在书法渊源上众说纷纭,难究其根。

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卷 纸本 29.9×119cm 上海博物馆藏

局部

王安石的书法存世较少,对他的书法也如对待他的变法一样,时人与后人有许多评论。苏东坡认为他的书法得无法之法,但是不可以学,其原因就是他没有法;黄庭坚认为他的书法奇古,像晋宋间人的笔墨,又说他的书法多率意而作,本不求工而萧散简远,神采飞扬,好比高人胜士,虽然敝衣败履,但走在大车驷马之间,而目光炯炯,总与平常人不同;米芾则说王安石的书法学的是五代时的杨凝式,而且颇为自负地说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点……

11、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小学课本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记忆犹新,大概是这种破而后立的天生智慧成就了他后来的政治、文史以及书法成就。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局部

司马光是位颇有成就的书法家,严谨古逸的书法根植于醇厚的文史学养与政治怀抱,用笔提按分明,结体规整扁平,在横划的入笔出锋处,时常带有蚕头凤尾的汉隶特征,独树一帜,可名曰“隶楷体”,在群星璀璨的大宋书法银河中也是十分耀眼的。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

33.8cm×130cm 国家图书馆藏


12、蔡京


蔡京,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著名书法家蔡襄的从弟。蔡京先后四次任相。

蔡京《宫使帖》

时代造就了“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但因蔡京被称为六贼之首,而宋人书法“尚意”,特别注重个人风格与品性,故人们改蔡京为蔡襄。

蔡京《节夫帖》

蔡京的书法艺术有姿媚豪健、痛快沉着的特点,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因而在当时已享有盛誉,朝野上庶学其书者甚多。当时的人们谈到他的书法时,使用的词汇经常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就连狂傲如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据说,有一次蔡京与米芾聊天,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说:“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

宋代蔡京行书《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蔡京题赵佶听琴图

13、秦桧


秦桧,字会之,汉族,宋朝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人,两任宰相。中国文字有“宋体字”,始于宋代雕版印刷,运用极为广泛,至今都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排版,但大家都不愿提起创始人的姓名,也就是秦桧。


秦桧《偈语》

除了作为奸臣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忠烈将领岳飞而闻名之外,秦桧的书法也备受瞩目。他字写得娟秀,神采奕奕,深为宋徽宗喜爱,命其掌管公文。据说他利用公务之暇,潜心研究汉字,再加上他对宋徽宗瘦金体研究深入,对其工整划一,形成宋体。

秦桧《深心帖》

《深心帖》局部

秦桧代表作《深心帖》,书于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个月前刚进太师魏国公)。《深心帖》出自《楞严经》第三卷,实为残帖,该帖前面至少应有正文41个字。秦桧传世书法不多,《深心帖》可以代表秦桧书法的最高水平。

14、文天祥


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文天祥书法宗法二王,笔画粗细变化不大,但注意在布局安排中的疏密变化,观其作品中,仿佛有一股清泉在流溢,秀逸并富文人气息。

15、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又号玉泉老人。金末元初人,契丹族,仕蒙古三十年,窝阔台汗在位时官至中书令(相当于宰相),是推行汉法的积极倡导者。

耶律氏唯一的传世手迹《送刘满诗卷》

耶律楚材在国家治国方略的汉化进程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他和全真教丘处机对成吉思汗的谏言曾拯救过数以百万汉人的生命,可被称为“蒙古第一儒臣”。而作为书法家的他同样是出色的。明初宋濂评之:“晚年所作字,画尤劲健,如铸铁所成,刚毅之气,至老不衰。”此可谓的评。

16、刘基(刘伯温)


刘基,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刘基书法真、行、草都有涉足,尤擅长行草,有着劲挺流美、遒媚高雅、清丽秀美的特点,又有唐楷严谨庄重的意味,给人以草走龙蛇,墨留芳香的感觉。

17、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

解缙书法作品《宋赵恒殿试佚事》

解缙擅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用笔之精妙,出人意表,其草书开晚明狂草先河,明吴宽《匏翁家藏集》称:“永乐时,人多能书,当以学士解公为首,下笔圆滑纯熟。”

《自书诗卷》是解缙在广西、交阯为官期间所作,作品创作于永乐八年(1410年),时解缙四十二岁,恰从遥远的边陲入京奏事,之后不久即被陷入狱,五年后惨死,曾经清安岐、乾隆、嘉庆、宣统御府收藏。

此卷书法纵横超逸,奔放洒脱,点划出规入矩,绝无草率牵强处。章法经营尤见匠心,全篇一气呵成,神气自备,显示出解缙驾御长卷游刃有余的不凡功力。

从卷末自识中流露出解缙本人对此卷也是颇为得意的。他把这件得意之作送给祯期,祯期为解缙兄解纶之子,以书名,不失门风。

18、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自幼聪颖过人,青年时代就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篇《石灰吟》。在明代三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中,清正廉明,兴利除弊,刚正不阿。

此作是于谦应北京夕照寺僧普朗之请,为其师古拙俊禅师遗存的《公中塔图并赞语》所作题记。从所具官衔判断,作品应书于明正统年间,于谦四十余岁时。此书明显学赵孟頫,用笔颇熟,结体秀雅挺拔,最重要的是自然,不拘谨,也因此导致个别地方不那么精细。此手迹曾经安岐、顾崧等人收藏。

19、杨士奇


杨士奇,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

杨士奇小楷跋《倪宽赞》


杨士奇《致颐庵先生尺牍》

20、商辂


商辂,明代首辅,是明代近三百年科举考试中第二个“三元及第”(同时获得解元、会元、状元),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历官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卒谥文毅。

商辂《浙藩送行诗序》(局部)

21、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

李东阳《草书赠廷韶诗轴》洒金笺草书 141.4×49.8cm 上海博物馆藏

李东阳长于篆、隶、楷、行、草书,于篆隶造诣尤高。他是明初台阁体书法向明中期吴门书法过渡期间的书法家。李东阳的书法已摆脱明初台阁体的束缚,对明中期书风起承先启后的作用。

《任询行书韩愈秋怀诗》

有书法大家赞道李东阳“长沙公大草,中古绝技也!玲珑飞动,不可按抑,而纯雅之色,如精金美玉,毫无怒张蹈厉之癌,盖天资清澈,全不带渣滓以出。”代表作品有篆书《怀素自叙帖引首》、楷书《邃庵铭》、行草书《自书诗卷》等。

22、刘墉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父亲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重臣。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清人张位屏于《松轩随笔》称:“刘文清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宠拢,超然独出。”

刘墉《清爱堂墨刻》

23、和珅


和珅,字致斋(1750~1799)中国清代乾隆时权臣。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字致斋。少年家贫,为文生员,因机灵善辩,仪表俊伟,受清高宗赏识,历任显官,后升任军机大臣,居此要职24年。他位高权重,长期贪婪狂妄,是个性心理畸形发展的必然结局。

乾隆爱书法,和珅刻意摹仿乾隆的书法,他写的字酷似乾隆的御笔,乾隆后期有些诗匾题字,干脆交由和珅代笔,从中可以看出和珅书法之造诣。

据《和珅列传》记载,和珅的记忆力惊人、聪明决断、办事利索、多才多艺,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和珅书法,故宫有收藏,其书法融欧、颜、柳于一体,颇具书卷气,可知当年是用过功的。

24、翁同龢


翁同龢(hé),字叔平,号松禅,咸丰六年(1856)一甲一名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翁同龢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法家第一。当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