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书法背后的隐秘

乾隆书法背后的隐秘

乾隆书法

  • 支   持:
  • 分   类:书法字帖
  • 大   小:
  • 版本号:
  • 下载量:200次
  • 发   布:2023-09-08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乾隆书法背后的隐秘简介

乾隆书法背后的隐秘

  《乾隆皇帝半身冬装像》郎世宁绘


谈到书法成就,乾隆皇帝恐怕是个跨不过去的话题,有人说他的书法没有骨力、庸俗不堪。然而当今拍卖市场上只要出现乾隆的书法动辄千万,甚至突破亿元大关,这不是可以随便轻视的一个表象。商人是非常具有理性判断的人群,他们只有看到了巨大的升值空间才会出手,他们用手中的号码牌宣示了自己的话语权。

乾隆书法背后的隐秘

康熙御笔《清慎勤》

书法是艺术,评价书法的水平高低首先是从外在的形态去评论,比如说王羲之的飘逸潇洒、颜真卿的雄健刚强、赵孟頫的柔美妙妍。中国的文字不仅仅是表音和表形,更重要的是通过书法抒发内心的情怀,代表了文人的修养和境界。如果要评价乾隆皇帝的书法,就必须从他的祖辈说起。


乾隆书法背后的隐秘

 康熙画像

康熙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当时明朝残余势力拥立的南明政权还在东南沿海,朝中的大臣都是随着他祖辈一起征战的悍将,康熙冲龄即位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可以说是危机四伏。

乾隆书法背后的隐秘

 孝庄文皇后像

康熙的皇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十分关心他的成长,对康熙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她一直以帝王的标准严格训练康熙。康熙勤奋地学习,从五岁发蒙开始,他早出晚归,无论严寒酷暑,从未中断。

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皇帝正式亲政,十六岁时就机智地除掉了权臣鳌拜。康熙十二年清廷下旨解除了三藩的权力,三藩之乱开始,康熙二十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番自杀,三藩之乱结束。之后康熙又南征北战平定了南明政权,剿灭了西北的葛尔丹叛军,基本稳定了全国的局势。

乾隆书法背后的隐秘

 康熙御笔《赋政于外》

《礼记·祭法》中说,“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古代君王们追求的是文治武功建立基业,刚柔并济达到“履至尊而制六合”的境界。康熙皇帝明白只是用武力征服还远远不够,作为一个外族政权必须还要用文化去安抚中原的百姓。

乾隆书法背后的隐秘

 康熙临赵孟頫书法

康熙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教育,因此他非常了解汉族知识分子的气节,他从文化领域入手,特别是书法方面。康熙曾说:“肤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他下令在紫禁城内设立“南书房”,任命翰林文人入值为皇帝讲解儒家经典,还“怡情翰墨”在此整理收藏的书画。另外还设立“上书房”,负责皇族子弟的文化教育。他的汉化政策是符合民心的,也为清代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清代内廷书法的兴盛是由康熙所倡导的,史书记载他十几岁时读书过劳,甚至咯血也不肯休息,他临摹各大家手卷万余,亲手书写的匾额多至千余。

乾隆书法背后的隐秘

 康熙临董其昌书法

康熙尤其喜爱董其昌书法,以董其昌的书法为宗,备加推崇,甚至亲手临摹董书。康熙皇帝南巡到淮安,将临摹的董其昌《龙虎台赋》书法赐予当地大臣。淮安地方官不敢怠慢,把康熙手迹刻成石碑,立于大运河岸边的淮阴驿皇华亭。由于康熙的倡导,形成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

 清康熙御《笔万世师表》

康熙推崇董其昌的书法不仅仅是艺术上的审美追求,更深层次的在于董其昌在当时汉族知识分子心中的地位。董其昌字玄宰,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他的书画理论得到了当时文人的共识,著名的书家和画家无不对其仿效,董其昌无疑是当时知识分子的共主。

康熙从自己学习董其昌到推广董书,意在向文人们表达以儒家思想治国的理念。书法在此时起到了抚慰汉族知识分子心灵的作用,避免了他们对于外来文化冲击的忧虑,使得清朝政权更加稳固。

 乾隆皇帝古装像

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他登基之后也十分重视文化,“稽古右文,崇儒兴学”。乾隆作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帝王,自然对其祖父康熙的治国理念心领神会。乾隆作为太平盛世的维系者他不仅要学习康熙的安抚怀远,更要深入知识分子的内心,他要对文人进行灵魂改造。赵孟頫此时就进入了乾隆的视线范围。

 赵孟頫《人骏图》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赵孟頫博学多艺,在文学艺术方面上承唐宋,开创了元明清的时代风气。他精于礼、乐之学,对律吕之学也有精深研究,著有《琴原》、《乐原》各一篇。在书法上,行草崇二王,晚年又受李邕影响,各种书体,冠绝古今。

赵孟頫在文化上是领军人物,更重要的是他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属于宋室嫡系,如果宋朝没有灭亡赵孟頫是有机会继承皇位的人。

 乾隆《仿赵孟頫汀草文鸳图》

入元后,蒙古皇帝正是看上了赵孟頫即是文人又是前朝皇族的双重身份,把他延揽进入了政府,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死后奉为魏国公,可谓位极人臣。

元朝对于汉族知识分子是采取打压政策的,汉族地位低下,他们不能作正职只能充当副手。元朝末期还曾一度废除了科举制度,这些政策使得汉族知识分子不得不归隐山林不于元朝政权合作,甚至揭竿而起加入了反元的斗争。赵孟頫作为宋朝皇室贵胄和文人,在宋亡入元后参与元朝政府,被后世人多有诟病,认为他没有守住文人的气节,然而赵孟頫这么做也是有他的苦衷的。

 乾隆御题《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

赵孟頫曾多次规劝元朝皇帝及贵族,接受传统儒家思想,对人民施以仁政;在文化方面他把中国传统的艺术思想灌输给他们。经过赵孟頫的努力,元仁宗对于他赞赏有加,把他比作当朝的苏轼和李白,还把内府收藏的历代名作交给赵孟頫管理。

元朝是马背上夺取天下的,他们以武力征服了中原地区,但是他们不了解中原汉民族文化,他们也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赵孟頫这样的人能够和元朝合作,代表了元朝接受了中原文化,这使得百姓免受苛政之苦,国家能走上正常的轨道,对于文化的碰撞和民族的融合都是有利的。

 乾隆在《快雪时晴帖》上的题跋

乾隆深谙元朝这段历史,因此提出“子昂代起”要用赵孟頫的书风取代董其昌,这既是乾隆个人的喜好,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在乾隆朝太平盛世之下,全社会都需要平和、富足、稳定的环境,赵孟頫书法圆润清秀、清淡风雅,正好顺应了这个潮流。其次,赵孟頫处事圆融,善于忍让以及他对于元朝统治者的顺从态度,也让乾隆大为赞叹。

在乾隆的倡导之下,宫廷贵族、王公大臣学习赵书蔚然成风。张照、曹秀光、于敏中、王文治、梁同书等,都依附于赵书秀丽柔美的风格。乾隆推行赵书的意图是用书法“教化天下”达到稳固政权的目的。


 清人画《是一是二图轴》局部

乾隆曾经下谕让宫廷画师丁关鹏绘《是一是二图轴》,此图中乾隆皇帝身着汉人服饰,坐榻上观赏收藏的各种器物,乾隆身后山水画屏风上,赫然悬挂一幅乾隆皇帝的画像。乾隆微微回首似乎与画像中的自己在凝视。

此幅画作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然而看了画中乾隆的题跋就会豁然开朗。乾隆皇帝御题:“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养心殿偶题并书。”这段话代表了乾隆的哲学理念、治国方略。画中的他与自己凝视,无疑是向外界宣示着自己内心的独白。

 清人画《是一是二图轴》乾隆题跋

“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其实是佛家思想,就是告诫自己不要落入是非、对错的断言,要跳脱非此即彼的轻率和执着,做事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也就是要入“不二法门”。“儒可墨可,何虑何思”是说无论哪家哪派,只要顺应清朝的统治都可以为我所用。

乾隆二十五岁登基,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他学习书法崇尚正宗正统,他把自己的书法与汉族正统标志性文人的书风融合,并且把这种书风作为标准推行天下。乾隆出于统治者的角度,他要建立规范的社会秩序,用儒家的伦理来规范百姓的言行。“教化天下”就是要把自己作为正朔,然而这种同化作用也把他自己同化到汉族文化体系之中。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乾隆十五年弘历写本)

中华文化能够有着辉煌的成就是因为它像一块海绵,吸收、包容了各个地域、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只有兼容并包才能使得中华文化走得更远。因此,评价乾隆的书法显然已经不是艺术水平的问题,它已经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深深的植入了我们的思想内核,当我们在欣赏乾隆书法的同时,是否能感受到中华文明强大的号召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