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之祖瘗鹤铭(清晰多图)

大字之祖瘗鹤铭(清晰多图)

大字之祖 瘗鹤铭 瘗鹤铭书法

  • 支   持:
  • 分   类:书法篆刻
  • 大   小:
  • 版本号:
  • 下载量:601次
  • 发   布:2023-12-14

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

#大字之祖瘗鹤铭(清晰多图)简介

大字之祖瘗鹤铭

上大学的时候,很向往古代那种叫做辟雍的学校,居然建在一座四面环水的岛上。学生们生活在那里,一定忧愁寂寞,但也是一种美丽的生活,景色美丽,人心美丽,孤寂而高洁的美丽。

 

大字之祖瘗鹤铭

这次到镇江,游了焦山。焦山就是梦幻中的水中小岛,四面环绕的是长江之坐上轮渡,望着眼前的江水,飘浮的水汽按摩着毛孔,滋润着皮肤,就觉得“焦山这个名字有些“火”气,和这宽广的水域有些格格不入。为什么不起一个朗润些的名字?当然,“焦山”这个名字是有来头的。东汉末年,一个叫焦光的人曾经在这里隐居,汉献帝三次下诏让他出山,他都找出各种理由拒绝了。焦光还算是个明白人、那种自身不保的皇帝,下一百次诏都不应该去的。到了宋代,另外一个亡国之君宋徽宗,不知为什么对焦光感兴趣了,为了纪念他,把这座四面环水的岛屿赐名为“焦山”。皇帝赐名,就有些小题大做;让这样一座美丽的、带有浓浓水汽的岛屿姓“焦”,简直是糊涂和轻率了。

 

舍舟登岸,迎面而来的是定慧寺。使焦山名扬天下的,不是这座寺院,而是岛上的碑林。西安碑林最著名,曲阜孔庙碑林最大,再往下,就数得上焦山碑林了。如果单从书法角度而言,焦山碑林恐怕比孔庙碑林更为重要,因为这里有一件宝贝。这件宝贝,是几块刻了字的碎石头——《瘗鹤铭》。对焦山来说,是镇山之宝;对碑林来讲,为碑中之王;对书法而言,是大字之祖。

 

    焦山西麓,临江是陡岩峭壁。峭壁上,有千百年来历代名人的题刻。《瘗鹤铭》是这些题刻中较早的一种,是古人为了悼念死去的仙鹤而写的一篇铭文。据说,碑刻高八尺,有一百七十个字。文人墨客喜欢在石头上题字,大概认为石头万年不毁,诗文也可以万古流传。但是,偏偏《瘗鹤铭》多灾多难。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题刻着《瘗鹤铭》的岩石,竟然崩裂滑坡,坠入长江。为什么会这样?一说是因为山体遭到了雷击:一说是因为岩石长期受水汽和风雨的侵袭所致。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大概是在冬季的枯水季节,其中的一块石碑露出水面,有人把它从江中捞出来,树立在碑刻的崩裂之处。碑上有二十多字,许多人前来观摩摹拓,有的甚至把字凿下带走。石碑的价值也渐渐被人们认可。谁想,数十年后,捞出的这块石碑又滑落江中。这真有些奇怪了,仿佛命运专门和这块石碑作对。到了清朝,一个与《瘗鹤铭》密切相关的人物出场了,他就是陈鹏年。


    陈鹏年(1662-1723)是清初大臣,湖南湘潭人,擅长书法。当过浙江西安知县、海洲知川、江宁知府、江苏布政使。这个人是有名的清官,秉性刚直,敢于任事,不畏权贵。在江宁任上,因得罪总督阿山,被关进监狱,江宁的商民群情激愤,因此罢市。任江苏布政使时,又得罪了总督噶礼,再次被诬下狱。镇江百姓奔走呼吁,闹得沸沸扬扬。这两次冤狱,都是康熙下旨为他平反昭雪的。晚年,陈鹏年官至河道总督兼摄漕运总督。康熙六十年(1721)黄河决堤,在治理河道工程中,陈鹏年亲临工地,整顿河务。最终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雍正元年殁于职守,终年61岁。


    陈鹏年被两江总督阿山诬陷而去官下狱,得到平反后,重新做官来到镇江,时间是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前后。经过一场大的劫难,好比生了一场大病,可能有一个调养时期。陈鹏年文人的积习显露出来,他干了一件“闲事”——组织人打捞《瘗鹤铭》碎石,三个月捞出了五块石头,粘在一起,移放在观音庵中保存。


    应该说,陈鹏年是一个地道的知识分子。凡是当清官,当忠臣的,都是地道的知识分子,即所谓的“书生”,老百姓谓之“书呆子”。太灵活、太圆滑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人世深,心机也很深,“清”和“忠”,对他们来说,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是累赘。


  1937年冬天,日军攻陷镇江,数次派人到焦山寻找《瘗鹤铭》,但都无功而返。原来,定彗寺的法师和方丈,料定日本鬼子一定要来抢夺《瘗鹤铭》,提前把它埋藏在地下了。抗战胜利后,才重新挖出。1960年,重建碑林的时候,《瘗鹤铭》被移到宝墨轩;2002年焦山碑林扩建,专门为《瘗鹤铭》修建了陈列厅,予以特殊的保护。


    《瘗鹤铭》的字是活的一笔一画都有生命,字字有飞动之势,犹如一个个的人在那里列队,但是还没有得到什么指令,大家在自由地交谈、嬉笑。一个个姿态各异的生命体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它们的身体是开张的,生命力是膨胀的。


    《瘗鹤铭》的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是在宋代,第一个对它作出评论的是欧阳修,说它难得,并以为奇。最为推崇这方碑刻的是黄庭坚,说它是缜密无间,势若飞动,是“大字之祖”。宋朝的曹士冕说它“笔法精妙,为书家冠冕”。明代顾元庆认为《瘗鹤铭》“不在《兰亭》之下”;王世贞认为“此铭古拙奇峭,雄伟飞逸,固书家之雄”。翁纲说:“六朝诸家之神气,《瘗鹤铭》愁举而淹贯之。”


     黄庭坚的书法,长枪大戟,纵横奇崛,雄浑大度,笔势开张,吸收了《瘗鹤铭》中宫向外扩展,内紧外松的特点,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黄体”,黄庭坚也成为学习《瘗鹤铭》最成功的一位书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焦山读书时,与《瘗鹤铭》朝夕相伴,对它痴迷不已,他的“六分半书”,隶楷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瘗鹤铭》的影响,吸取了它的营养。


    瘗,就是埋葬的意思。《瘗鹤铭》就是为悼念仙鹤而写的铭文。有人说,干这件事的是书圣王羲之,有人说是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还有人说是唐朝的书家。


    王羲之一生喜爱鹅。有一次,他来到焦山,看到空中飞舞着两只仙鹤,姿态优美,心有所悟,于是向定慧寺长老提出要用自己的书法作品换取这两只仙鹤,长老爽快答应了。王羲之因为有其他的事情要办,只身离开。一个月后,他返回焦山,准备领走那两只仙鹤,不料,两只仙鹤已经死掉了。王羲之很伤心,在埋葬仙鹤的土丘旁进行凭吊,并写下了《瘗鹤铭》。


    这自然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内容上来看,《瘗鹤铭》是道教的东西。王羲之是道教徒,《兰亭序》就充满了道家思想。但是,单凭这一点,还不能判定作者就是王羲之。陶弘景也是著名道教徒。王羲之没有留下自己的真迹,他的名气大,与镇江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镇江人更希望《瘗鹤铭》的作者是这位书坛第一圣人。


    陶弘景(456-536)是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药学家、炼丹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年轻的时候,陶弘景当过一些小官,但是官场倾轧,仕途不利,心中很是郁闷。于是在齐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跑到江苏句容茅山隐居起来,一下就隐居了四十五年。

大字之祖瘗鹤铭

    梁武帝萧衍即位(502)后,推行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遍地都是寺庙。但是他对信奉道教的陶弘景十分推崇,屡次请他出山,陶弘景都婉言谢绝,还给梁帝写过一首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遇到国家大事,梁武帝还是想方设法征求他的意见,当时的人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是有名的书法家,年轻的时候,主要学习二王书法,晚年隐居茅山后,收藏了杨羲、许谧、许迈等人的真迹,这些人既是道教清派的创立者,也是晋朝卓有成就的书法家。陶弘景心摹手追,颇有收益,他融化了汉晋、南朝用笔浑厚、结体劲密、笔姿舒长的风格特点,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而自成一家。从字体的风格上判断,现在人们更加倾向《瘗鹤铭》的作者是陶弘景。传说,天监十三年(514年)陶弘景为悼念死去的仙鹤,写下了《瘗鹤铭》。


    《瘗鹤铭》的名气为什么这样大?其实,这是一种残破意识在起作用,残破就意味着不完整,意味着美的丧失,意味着遥远,这种永远得不到全璧的东西,与我们有着巨大的时空距离,于是不免朦胧起来,因此,越是残破越是美。

 

《瘗鹤铭》存字(53图)





大字之祖瘗鹤铭

大字之祖瘗鹤铭

大字之祖瘗鹤铭

大字之祖瘗鹤铭

大字之祖瘗鹤铭

大字之祖瘗鹤铭

大字之祖瘗鹤铭

大字之祖瘗鹤铭